采购舞弊

2021/06/03 13:31

最近几个月除了常规的一些调查以外,冒出来几个工厂采购舞弊的事情来。

所谓采购舞弊,就是在采购过程中以舞弊手段获取交易权,常见的就是投标舞弊,例如泄露标底,围标等,另外的表现形式还有以低价竞标后以高出底价的变更项目来抬高实际支出。而采购舞弊又往往和利益冲突相结合,即供应商本身就和主持或者参与招标的人之间有利益关系,从而使得投标过程中的舞弊成为可能。

如果从基本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来讲,独立的寻找供应商(sourcing)和询价(quotation)过程,保密的招标过程,以及职责分工都可以减少舞弊的可能性。比如独立的询价服务供应商,负责价格谈判的采购和负责技术评判的使用者分开打分等等。工业企业的通用材料采购或者商贸企业的会展服务供应商,因为规模以上供应商的可选项有限,对企业极其重要所以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控制。而相对来说零散的辅料,加工和维修服务,非主要设备的采购反而更容易被滥用,因为在这些更细分的专业领域,询价变得很难,采购更多需要依赖使用者的经验,甚至依赖于使用者推荐供应商。这样的局面,久而久之又没有事后的检查和监督,会发生什么,可想而知。

还有一些企业内部的采购经常性依赖一些万能的中间商。寻找供应商变成了中间商的活,这样当然减轻了采购的工作压力。理论上的采购流程是

确定需要采购的项目->向最终供应商询价->由最终供应商提出授权经销商->通过授权经销商进行采购

就变成了

确定需要采购的项目->向代理商提出需求->代理商找最终供应商询价并出具授权->完成采购

那这里面有点什么差价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但这事情吧,好像大家都觉得管不了,毕竟在更先进的管理和内控模式下,采购的职能并没有加强反而弱化,采购从管理采购交易变成了管理采购目录和供应商,这种改变提高了采购效率(减少了采购人力并同时将更多的工资加诸于使用部门)的同时当然也提高了舞弊风险,就看到底是哪个对于现阶段的企业更重要了。